北斗系統廣泛應用具備全球服務能力惠及海內外民眾 |
| 時間:2023-11-6【打印此頁】 【返回】 |
|
經過不懈努力,中國北斗已成為世界級的衛星定位導航系統,充分驗證了高精度定位、短報等特色服務能力,具有全球服務能力。掃描代碼解鎖共享自行車,乘客可以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幫助下開始行程;佩戴電子手表,用戶可以使用雙向北斗衛星通信功能。裝載北斗系統的各種設備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國內外人民的生活中。
近年來,我國衛星導航定位發展迅速穩定。2022年,中國北斗產業總價值超過5000億元。北斗系統在運輸、防災減災、農業、電力、天然氣等領域提供了廣泛的服務,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。北斗系統廣泛應用于運輸過程監測、公路基礎設施安全監測、港口高精度監測等領域。在北斗峰會展區,一個看起來像家用工具箱的小手提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。箱內有一套“基于北斗和高精度定位地圖的多場景列車主動保護系統”。憑借北斗定位系統,可以在軌道交通的多場景應用中護送列車安全。通過北斗衛星定位,該系統可以測量列車的實時位置和速度,比較位置、速度、運行方向等信息,確定車輛是否有線路末端的風險。與傳統信號系統相比,“基于北斗和高精度地圖的多場景列車主動防護系統”大大降低了成本,定位精度更高。截至目前,該系統已在全國22家軌道交通設備企業中運行3年,保持“零冒進事故”,從技術層面保證了列車調試的安全。 目前,全國重點道路運營車輛800萬輛,郵政快遞干線車輛4萬輛,全部采用北斗定位系統。在農業領域,根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提供的數據,北斗系統為10萬多個農業機械自動駕駛系統提供了便利。”北斗 農業機械正在大力賦能農業生產活動。同時,中國積極開展北斗系統國際合作,推動北斗系統在全球推廣應用。數據顯示,中國已經為2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北斗加速定位和北斗高精度服務,包括“一帶一路”合作伙伴。促進北斗系統國際化發展。支持國內企業與全球供應商深化合作,鼓勵中外科研團隊共同研發,歡迎更多外資企業參與北斗發展。加強與 3GPP 等國際組織密切合作,推動北斗進入國際標準體系。加強市場對接和科技人才交流,促進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建“一帶一路”,為全球共同繁榮注入新動能。期待北斗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產生更深遠的影響,使科技進一步惠及四方。
|